酒与我们的习俗当然是有关系得。
酒不仅按照其品类可以分为白酒、黄酒等,还可以按照香味分为浓香型、酱香型、清香型等,最有特色的就是,根据不同的场合,同样的酒还有不同的名称。例如:喜酒、满月酒、百日酒、婚嫁酒、迁居酒等,丰富了酒文化。
在中国古代社会,祭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宗教仪式活动,人们通过祭祀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和信仰。无论何种形式的祭祀都必须使用酒,因为在祭坛上所献上的食品中,酒占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。
历代统治者的封禅仪式就是这种祭祀活动的一种发展。在封禅仪式中,“封”指的是祭天,“禅”指的是祭地,“封禅”即是祭天地之意。
在酒未出现之前,祭祀活动通常使用水来代替酒,称之为玄酒。后来的祭祀活动使用酒,这是因为有了酿酒之后的产物。
除了祭祀社稷的习俗外,祭祖活动也与酒密不可分。在商代的甲骨卜辞中,有详实的记录。甲骨文记载的祭祀用酒,除了“五齐”,还有“醴酒”和“秬鬯酒”。
而在古代,由于节日是庆祝活动,因此自然而然地需要使用酒来增添气氛。
1、元宵节。在正月最后的一天,民间叫做“晦日”,也叫穷日,有的地方会在这一天把酒洒在街巷或者路上,叫做送“穷”。
2、清明节、寒食节。人们在清明节和寒食节的时候,用酒来祭奠,这个时候也是春天来到的时候,很多人在这个时候扫墓和郊游。
3、端午节。夏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,这个节日说法比较多,人们会在这个日子祭奠屈原,会饮酒和祭奠;有的地方在这一天驱邪避灾,会用菖蒲酒驱瘟病,喝雄黄酒除恶,喝夜合花酒用来镇静神经。
4、中秋节。中秋节是民间的一个重大节日。人们在这一天会吃月饼,登高赏月、泛舟赏月,在饮酒、品尝丰盛的美食瓜果中共赏一轮圆月。
5、重阳节。这一天,人们要登高、赏菊、吃重阳糕、插茱萸,把菊花浸在酒中,饮菊花酒,用来预防灾病,除此之外,人们还饮桑落酒、薏苡酒、桂花酒;这一天又叫女儿节,有的地方家中有出嫁的女儿,就要备上好酒去接女儿回家。
6、冬至。冬至这一天,又叫“一阳生”,是吉日,入九的第一天,人们要置办酒席、祭奠先祖,还会相互宴请友人。